1. 反映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我们每个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可爱和没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释放了破坏自我的信号。 47
1. 『在一项研究中,年轻女性只要看上 30 分钟电视里『理想』女性,就会对自己的外形产生比平时更糟的评价。』 49
1. 认知保守主义(cognitive conservatism):引导我们去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自我概念的人,这会强化熟悉的自我概念。 53
1. 『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沟通的人相对于其他去追求新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更小,相对于不那么挑剔自我的人去破坏显存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更大。』 59
1. 『那些对社会排斥(social rejection)很敏感的参与者倾向于期待排斥、期待被拒绝。他们会解读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含义,同时以损害人际关系为代价过度地回应他们自认为感知到的信息。』 60
1. 『经常查看自己的 Facebook 页面可以增强你的自尊。』 68
1. 自我袒露(self-disclosure):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为人所知的。 69
1. 自我袒露的好处:
1. 宣泄;
1. 互惠:一个自我袒露行为会引发另一个自我袒露行为;
1. 自我澄清:理清自己对某些话题的观点;
1. 自我确认:寻求对自己行为和观念的确认;
1. 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例如自我袒露的品质和婚姻的满意度之前有很强的联系;
1. 社会控制:有时候会增加你对他人的控制; 74
1. 自我袒露的风险:
1. 被对方拒绝;
1. 造成负面印象;
1. 降低双方从关系中获得的满意干;
1. 承认自己私密的弱点带来的丧失影响力;
1. 自我袒露的原则:
1. 优先对关系深厚的人进行袒露;
1. 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的袒露;
1. 袒露前确认你的同伴值得信赖且是支持你的;
1. 考虑对方的底线;
1. 自我袒露最好是双向的; 78
系列上一篇:[读书笔记:《市场营销》第9章(新产品开发与产品生命周期战略)](http://maybeiwill.me/shichangyingxia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