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声称,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我们人类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随意使用自然资源——包括动物。 135
———-
他(查尔斯·达尔文)他证明了人类是从其他动物物种进化而来的。他还有力地指出,动物与人类的能力差异主要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尽管这一观点的影响要小得多。基于仔细的观察,达尔文坚信,**许多动物也有一般的概念、某些推理能力、初级的道德情感和复杂的情绪。** 137
———-
个人基于伦理的原因放弃吃荤再20或30年前还显得反常而古怪,但现在,符合道德的素食主义已经入主流社会并发展迅速。 140
———-
说一条狗有道德地位,就是说这条狗因其自身的缘故、而非与人有关联的缘故而具有道德上的重要性。更准确地说,这意味着,这条狗的利益或福利很重要,必须给予认真考虑——这种考虑不依赖于狗的福利对人的利益的影响。简单地说,**我们必须因狗自身的利益而对它好。** 144
———-
**不平等主义者,即赞成给动物以不平等考虑的人需要承担举证的责任**:举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关区别以证明给予动物不平等考虑的合理性。 153
———-
**要说明为什么虐待行为是一种恶德,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承认虐待行为之受害者的道德地位。** 156
———-
收养宠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责任。 214
———-
人们在杰娜宠物之前必须作出周密而现实的计划,并且只有在能满足宠物的基本需求时,才能收养动物——假设提供大致相同生活的要求也能予以满足。 214
———-
把外来的或野生的动物(例如猴子、老鼠、金丝雀、蛇和大蜥蜴)当作宠物收养是错误的。指望能够充分地照料这些动物明显是不显示的,因为它们被迫生活的处境完全不同于它们本性适合的环境。所有者几乎总是对外来动物的特殊需求一无所知;人们也不能指望兽医能对野生动物的健康问题做出恰当的诊断。 215
———-
购买野生动物的行为鼓励了人们从野外捕捉动物,破坏了动物家庭的完整性,并导致了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可预见的对动物的伤害,以及把生命作为商品来买卖的恶果。 215
———-
如果人们没有从野外捕捉动物,动物园就不会存在。动物园收养动物的第一步就是捕捉野外动物并把它们圈养起来。接下来的第二部通常就是野生动物买卖;交易的过程常常充满冷漠和残忍。许多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死去,导致死亡的原因包括:艰苦恶劣且伴随虐待的旅程、致命的感染,以及对动物园环境的无法适应。人类捕略者为了便于捕捉,可能屠杀被捕获动物的家庭成员。 216
———-
**如果一个物种灭绝了,那么,我们不能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该物种受到了伤害**;物种不是拥有利益的存在,所以不会被伤害。 220
———-
**保存物种主要是为了人类的欲望。** 220
———-
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参观动物园只是一个偶尔的且花费很少的活动,因而联合抵制不合格的动物园将是效果不佳的。 223
———-
鉴于动物园令人沮丧的历史,以及动物园的倡导者总是倾向于用动物福利的花言巧语来掩饰其自私的或至少是少于服务于人类利益的目的,因此,**利益的驱动似乎很难保证动物园的动物不被忽视和虐待。** 224
———-
能够获得合理性证明的动物园的标志或许就是,借望远镜给参观者使用成为它的一项日常政策。 224